本市“新中考”改革方案已发布。改革后,学校怎么教?学生如何学?考试怎么考?昨天,市教委新闻发言人、中学校长和老师、教研院专家做客北京日报客户端“做好中考改革‘加减法’”直播节目,对考试方案背后的“加减法”进行深度解读,为家长和考生们答疑解惑。
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攀表示,本次改革着力点是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统筹做好“大减法”和“小加法”。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低水平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增加的其实是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增加了过程性评价,“学生和家长不用担心,我们会严控命题的质量,防止偏题、难题和怪题。”
复习备考难度不会更大
改革方案中,计分的考试科目从10门减至6门,不少学生家长认为,改革后考试科目会考得更活、更难,这6门科目会更“卷”。学生复习备考的难度会不会更大?王攀以此次改革变化最大的两门科目为例说,难度不会加大,请家长和学生放心。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也是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因此物理学科具有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点,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王攀说,这次物理科目增加的实验操作分,其实就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人大附中物理老师卢海军也表示,实验操作是基于课堂所学内容开展,只要上好每一堂物理课,扎实学好相关的物理内容,积极配合老师参与到动手实验过程中去,考生就一定能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拿到好成绩。
而道德与法治科目由闭卷调整为开卷,其实考查的不是学生单纯记忆的知识点,而是更看重学生的观点,更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性评价。
考查和考核科目随教随考
“新中考”改革方案明确,除体育外,考试类型科目全部安排在初三。那么考查和考核科目在什么时间考、怎么考?王攀介绍,按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要求,对于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课程内容学习后参加这一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教、随考、随清。考查科目由各区负责命题和并组织实施,考核科目由各区指导学校组织实施。
这两类科目的成绩未来都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市教委将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明确相关学科成绩使用办法。
开发更有趣更丰富的课程
中考改革后,学校各学科课时的安排会调整吗?对此,王攀表示,中考改革后,市教委要求各个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所有学科课程。他认为,对于老师,特别是地理、历史、化学、生物学这4门学科的老师来说,要开发出更多、更有趣、更丰富的课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从应试的课堂回到素养导向下的课堂。”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继忠说,在开齐开好的同时,学校也要深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推动课堂进行教学改革,“我们要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进一步关注基础知识,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兴趣。”
未来的试题设计将有何新意?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主任陈颖表示,在具体的试题设计上,教研组对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求考试要跟着学生的学习进度,严格基于课标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对于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的一些新知识,则以素材资料的方式在试题中进行呈现。”她说,未来的试题不仅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考查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考的方式方法。
(原标题:新中考不会出现偏题难题怪题)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李祺瑶
中考北京新中考 相关新闻加载中